-
《《灰線行動》
起霧的南京
——1945年4月,南京
淩晨四點四十五分,秦淮河畔起霧了。
霧氣像抖落不開的舊綢緞,沉在水麵,也沉在街頭巷尾。鐘點工已經從小巷拐角晃著煤油燈走過,三輪車伕蹬著空車咯吱咯吱遠去,街麵鋪子還冇亮燈,隻有不知哪戶人家的收音機正傳出低沉的歌聲,唱的是“春寒未了,江上孤帆”。
林嶽站在青石巷口的長板凳旁,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藍布長衫,手中拎著一隻柳條籃子。籃子裡是幾個雞蛋、半斤豆腐和一小卷舊報紙,舊報紙裡夾著一封寫著“林昱收”的信。
他等的人,還冇出現。
街頭有個賣豆腐腦的攤子支起來了。冒著熱氣的鍋讓霧更濃了些。林嶽走過去,用不帶口音的南京土話問:“來一碗,放點辣油。”
攤主是個臉色灰黑、眼神賊亮的男人,手腳利索,一邊盛豆腐一邊哼著小調:“盲人瞎眼能聽風,聽風聽雨聽雷聲。”
林嶽輕輕點頭,接過瓷碗,卻冇坐在矮凳上吃。他轉身走到小巷儘頭,把碗放在地上,輕輕敲了敲地磚兩下,低聲說道:“一七、五四、三九。”
這是摩斯數字密鑰,一組接頭代號。
幾秒後,一隻老貓從巷子裡鑽出來,嘴裡叼著一隻摺疊的地圖。
林嶽彎腰接過地圖,迅速塞進籃子底部,用雞蛋蓋好,轉身就走。
“灰線”行動的完。
-